GUANGXI CULTURE & PERFORMANCE ART CENTER SHORTLISTED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 竞赛方案-入围
SHORT LISTED 入围
IDOL SPACE DESIGN 2012 GOLD PRIZE 锋范展示空间类金奖
用途 Function:
观演 Auditorium
所在地 Location:
广西 Guangxi,China
实施阶段 Phase:
竞赛 Concept
周期 Construction Period:
-
完成日 Complete Time:
2010
规模 Size:
地上5地下2层 5FLoor & -2F
建筑面积 Floor Area:
34,231 sqm
{ 由 来 }
广西地理居位南中国边缘,自古以来文化地位上也是边缘文化,但近年来中国与南亚邦交国家的关系愈加紧密,广西作为东盟的主要举办地显现出输出自身文化的强烈需
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1年广西政府组织了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竞赛,本方案为十八家投标方案胜出的前三名入围方案之一。
{ 起 点 }
文化艺术中心这种建筑类型主要由若干大型观演空间和公共、辅助部分组成,由于承载了较强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相对较弱的经济功能,是具有强烈表达性的一类建
筑,所以建筑师认为在这类建筑中直觉式的设计方法应大于逻辑推理式的;项目所在地的南宁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文化上基本依从了房地产带来的类型化建筑,普通建筑师对于
本地的文化的挖掘流于市场所需要的符号式拼贴。
项目地址紧邻邕江江畔的邕江大桥节点,沿大桥方向指向南宁市区方向为主要城区,反向为正在开发中的五象新区,是未来的主要城市文化经济发展轴线。所以本地段是
新城旧城之间连接的喉舌,并且邕江大桥在邕江的南宁段内的一系列大桥中最为优美,以其独特的蝶形大拱成为南宁的城市标识之一。
广西一直以丰富的文化和物产著称,对广西独特文化本身的魅力发掘便成为设计的主要的源头。 建筑师走访并研究了大量的本地自然景观、风物人文和传统艺术形式,对
文化参照的来源进行了小心的选择。其中独特的历史物产“绣球”所具有的几何学上的精巧与智慧吸引了建筑师,其形体本身蕴含的无限连续曲线、曲面演变出新的空间衔接与演
进形式的可能性给了建筑师无尽的想象:容纳观演建筑本身所需要的功能之间需要崭新的可能,室内外景观之间需要新的关系,以及人流在不同的观演空间之间的流动;绣球除
了几何学上的精巧还暗合了广西人民特有的圆润坚韧的性格。
{ 区 别 }
新的建筑应该能够填补人们心中的空缺,在城市空间中和文化两个层面上。从一开始建筑师就没有试图将城市肌理在此延续,而是想像成是新旧城市不同格局之间冲突的
交界,以及自然景观与人工城市环境的交接处。所以我们就着手思考以不同寻常的手段实现这个目的,既能保留地段的城市环境、文化预期,又能最好的区别于一般的城市建
筑。
由此,一个由绣球的展开面演变来的连续屋面被最先引入到场地中来,覆盖了音乐厅、排练厅、电影厅群、后勤楼组成的三组体量,连续曲面很好的处理了这几个功能之
间的联系与区别的需求。在体量上赋予了整体与局部的自然关系:即是统一的,又是分离的。从经营上讲,业主倾向于各个功能未来可以独立管理经营,以减少运营负担,但这
样势必减弱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连续屋面将这种矛盾化解在一个连贯的形体之内,给人以最大化的空间丰富可能:它既不同于单一体量,又不同于分开的若干体量,而是
介于两者之间,中间的空洞或灰空间给了人们更多的空间体验。
这种类似于莫比乌斯曲面的几何给了屋面非常规的可能,从屋面可以连续到墙面,从景观延续到屋面。结合功能上的不同高低要求,这个屋面从景观层一直延伸到各个屋
顶,供人们使用,成为新的城市开放空间。在空洞中间还穿插了必要的城市开放广场,尤其是音乐厅的入口广场,它同时也是屋顶的一部分,又处在景观路径中,连接了邕江景
观与另一侧地段外的人工水体景观带。电影厅的入口平台也是屋顶/景观的延伸,与其下的首层商业营业面分开。
沿着邕江江畔最重要的功能一字排开,音乐厅、电影厅和商业,主要的入口广场临近邕江大桥一侧,有利于大量人流的集散。附属的配楼放置在地段的另一侧,几个体型
的大起大落引起的连续屋面与景观带在邕江江畔形成了巨大的两个拱形,拱形之下是透明的玻璃幕墙系统,凸显的屋面边缘的舞动与大桥的城市尺度相呼应;由于体型的巨大,
可以在江水的倒影中形成新的完形,犹如延伸在江上的大地艺术。
{ 意 义 }
对于建筑的理性分析不足以让我们判断建筑的的正确与合适,但关键是在完成了第一步之后的漫长的精确的发展使之富有生命力。
由人们熟悉的文化产物转变为从未熟悉的实体空间,让绵延不绝而又精巧的人文根基重v新刺激我们的感知。我们期待这巨大运动反过来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提供人们能够
从不同的角度最大化的看待自身的文化的机会,从而在现实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将自身的文化延续。